所在位置: 首页>  党史研究>  专题研究

不平凡的历史跨越——吉林省农村改革20年成功探索

2021-08-30

一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统分结合的农业经营体制的形成

在改革开放前的20年间,吉林省农村经济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状态,全省农村人均产粮由1956年的544.8公斤下降到1976年的517.7公斤,下降5%。农民人均收入从46.4元增加到68.3元,平均每年只增加1元钱,许多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。

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在党中央一系列改革方针指引下,我省首先对农村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。从1978年开始,农村出现了自发性的包产到组的责任制。1979年,包产到组在全省普遍推广。1980年,农村出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。开始冲破原有的"三级所有,队为基础"的模式。1981年有37.6%的生产队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。到1983年底达到95%,1984年全省农村就有98%以上的农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改变了二十多年来束缚农业发展的生产管理方式和分配方式,广大农民有了更充分的自主权,使长期以来被压抑的生产税极性象火山一样迸发出来,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,农村的生产力又得到一次大解放。实行大包干短短几年时间,吉林省粮食产量连续跃上200亿斤、296亿斤、326亿斤三个台阶。人均占有粮食1436斤,居全国之首,农民人均收入也有较大提高,从1978年的181元提高到1984年的486.7元。

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全面推行,各地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、新问题,主要是承包合同不规范,责、权、利不明确。不少地方一包了事,放任自流,出现混乱和无序的状态。对此,吉林省委从三个方面加以规范。一是:明确耕地所有权和经营权;二是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力和义务;三是合同管理规范化。并本着"大稳定,小调整"的原则,对各地进行了调整。包干到户后,单家独户发展商品经济,有许多办不好或不好办的事,客观上要求提供社会服务。因此,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,为农户提供产前、产中、产后服务,并负责种植计划落实、商品粮任务完成等管理职能,与承包农户的分散经营共同形成了农业双层经营体制。

从1984年起,吉林省委提出允许土地有偿转包逐步实行规模经营。随着农村二、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,土地转包逐渐增多。在第一轮家庭联产承包期陆续到期后,根据中央精神,吉林省委在第二轮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中,从四个方面入手,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和适度规模机制:一是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,从事开发性生产的项目承包期可以更长;二是防止耕地规模不断被细化,实行"增人不增地、减人不减地"的办法;三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,允许土地的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;四是尊重农民意愿,实行适度规模经营。同时按照统分结合原则适当留出一定的土地发展集体经济,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。

二、深化农村改革、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

1985年以后,农村改革进入了第二个历史阶段。这个阶段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深化农村改革,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开辟道路。从此,我省农村开始从自给经济向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化,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。

(一)建立新型的流通渠道,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

从1985年开始,逐步进行农村流通领域里的改革。在这方面,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:第一,恢复供销社集体所有制性质,实行独立经营,独立核算,自负盈亏。第二,开拓多种流通渠道。国营、集体、个人一齐上,形成多层次、多形式、多渠道的商品流通网络。第三,发展多种经济成分。供销社是农村中最为强大的商业组织,在过去长期处于垄断地位,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,放宽了政策,各种经济成分一齐上,集体商业和个体商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。第四,有计划地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,实行产销直接见面,减少中间环节,稳定供求关系。

(二)专业户、重点户的涌现,带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

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农村中一些具有较好的劳动素质、较强的经营头脑和对党的富民政策接受快的农民,最先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,走向市场,积极发展商品经济,闯出了一条条致富之路。省委对农村中专业户的出现给予了大力宣传和充分肯定。1982年12月,吉林省委批转农村改革政策研究室《关于发展农村专业户、重点户若干问题意见的报告》的通知,要求各级领导部门,对"两户"工作给予足够重视,解放思想,放宽政策,积极扶持,放手发展。这一年,全省农村各类专业户大量涌现,由1981年的7万户增加到23万户,占农户总数的7.5%。

这种格局改变了我省长期形成的以种粮为主的单一经营模式,从"小而全"发展到"小而专",形成一个质的飞跃。农村中各行各业开始从农业中分离出来,形成"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,工副业向能工巧匠靠拢"的局面。从种植业中分离出了粮、棉、油等专业户,从养殖业中分离出了猪、牛、羊、鸡、鸭、鹅等专业户。生产的专业化促进了流通经营的专业化,农村中开始出现贩运经营活动,有的人专门收购,有的人专门推销,有的人专门运输,从而形成一支农民推销大军,使商品流通逐步活跃起来。

(三)乡镇企业的崛起,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

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深入,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的契机,吉林省委认真贯彻党的富民政策,帮助农民摆脱自然经济的束缚,引导农村专业户、重点户向家庭企业过渡,大力开发农村工业、商业、建筑业、运输业及其他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第三产业,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乡镇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。1997年,全省乡镇企业社会总产值达到1107亿元,是1978年的155倍。

三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,全面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

1992年,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随后召开的党的十四大,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,确定了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部署和主要任务,促进了整个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振兴。

(一)加大改革力度、培育市场体系

首先,加强市场建设,搞活流通领域。省委、省政府决定,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,做好流通这篇大文章,提出像重视生产那样重视流通,像抓生产那样抓流通。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。全省先后办起了大米、玉米、蔬菜、木材、药材、黄牛、羽绒等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,并发挥了较好的辐射功能,特别是玉米和大米批发市场,在搞活粮食流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农村市场化步伐的加快,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。

其次,实现农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。一是遵循导向原则,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,面向市场安排生产,建设市场,大力开拓国际市场,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。二是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,紧紧依靠科技进步,大力发展高产、优质、高效农业,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,增加市场竞争能力。三是遵循效益原则,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。积极发展庭院经济,靠规模经营和产品优势,开拓市场,提高整体经济效益。四是遵循经济一体化原则,由城乡分割,产销脱节型向贸工农结合,产加销配套的龙型经济转变。使农村经济很快进入市场经济发展轨道。

再次,以经济效益为中心,促进农副产品的转化。吉林省委在总结经验中,找到了一条靠农业自身发展实现小康,靠农业深度开发实现增收致富的路子。一是加速发展农区畜牧业,实现过腹转化增值。利用丰富的饲料资源发展畜牧业。二是加速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,实现加工转化增值。每年我省可供加工的粮食有100多亿斤,潜力非常大。为此,省委确定了10个方面的系列加工,并优先开发100项名优特产品,利用高新技术,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,通过过腹转化增值和加工转化增值,提高经济效益。

(二)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

吉林省委、省政府提出了吉林农业要实施“三大一强”战略,并采取以下措施:

第一,科学配置资源,培育主导产业。从我省来说,中部地区土质肥沃,雨水充足,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。要在积极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,利用粮多的优势,发展畜牧业、多种经营和农畜产品加工业,把粮食优势转化成畜牧业优势,食品工业优势,粮、牧、多、企协调发展,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。东部山区半山区,适宜发展土特产品,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,人工培育食用菌,开发山区资源。西部地区在对中低产田进行治理和改造的同时,搞好烤烟、水产品、肉、奶、牛和庭院经济等多项开发。走出各具特色的高产、优质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。

第二,抓好龙头企业内引外联,从我省来说,就是重点扶持一批以玉米深加工和畜产品、人参鹿茸制品为主的龙头企业。通过龙头带基地,基地联农户,实现产加销,贸工农协调发展。德大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肉鸡加工龙头企业。

第三,立足市场需求,实行规模化、基地化生产。建设群体集合式的商品生产基地,主要是家庭户户搞生产,连屯发展成规模。梨树县从1994年开始在全县实施"百万头猪工程"以规模化、科学化、社会化、市场化推进养猪事业,使梨树的生猪占领了半径千公里以内的20几个大中城市市场。1995年,全县养猪158万头,实现牧业产值10.56亿元,人均牧业收入505元。

第四,科技兴农,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。一是积极推广先进技术成果,加快实施种子工程。完善优良品种的繁育、引进、加工、销售、推广体系。保证全省粮食总产在200亿斤以上。二是集中力量解决畜牧业配方、预混饲料生产、良种繁殖方法等关键性技术问题。三是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,提高农民接受和应用农业新技术的能力。实施“绿色证书”工程,培养大批粮食种植能手。

第五,加快小城镇建设,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。到1995年,全省小城镇发展到395个,比1980年增加5倍多,全省有50多万农民进入小城镇兴办二、三产业,涌现出一批城市化特点明显辐射功能较强的经济强镇。

改革开放20年来,吉林省始终坚持以改革为动力,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,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,按照决不放松粮食生产,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思想,依靠党的富民政策,全面军施科教兴农战略,加大科技投入,不断推动农业上新台阶。粮食生产结束了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,最高年份突破250亿公斤。粮食人均占有量、调出量、商品率和玉米出口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。粮食总产年均增长9.1%,高于全国年均增长3.4%的速度。农民梦寐以求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,正向小康生活迈进。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。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,已成为我省独立的产业部门。广大农民从过去那种"养猪为过年,养鸡下蛋换油盐,养牛养马为耕田"的传统观念变为养畜养禽商品化,使畜牧业向商品化、基地化方向发展,我省已摆脱肉蛋奶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由粮仓变为肉库,成为国家新的肉食品生产基地。1997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211.5万吨,是1978年的12.5倍,肉类人均占有量达80.4公斤,居全国第二位。由于畜禽产品的增加,城镇居民的"菜蓝子"日益丰富,使人们的食物购成由单一型向多样化、高质化发展,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。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,农、林、牧、渔的比重由1978年的74.8:2.2:11.2:0.2调整为53.9:4:43.2:1.5。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化农业转变,农业的增长方式也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。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,1997年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773.21万千瓦,许多农民拥有了自己的拖拉机、收割机等大型生产设备,他们多年来对农业机械化的憧憬变为现实。

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,农民的收入也逐年增加,1997年达到2189.29元,是1978年的11倍,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。农民的生活也得到显著改善,从消费结构看,由过去的吃饱向吃好转变,讲究营养和方便。农民的餐桌上日益丰富,过去是“萝卜白菜家常菜,吃顿豆腐算改善”现在已被丰富的菜肴所替代,副食消费比重已超过主食。肉、蛋、禽、鱼、虾的消费量增加较快。衣着消费由过去的保暖到注重美观、新潮,一衣多季的现象已被量的和质的提高所替代。农村自行车、缝纫机、手表已达到饱和。而耐用消费品,家用电器已走进农民家庭。1997年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99.38台,洗衣机44.19台,电冰箱4.5台。此外,农民开始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生活,每年用于订购报刊杂志、科技书刊的费用不断增加,表明农民在物质生活提高后,文化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,求知欲增强。改革20年来,我省农民已从贫困型超过温饱型,开始向小康生活迈进。

改革开放以来,吉林省农村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,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、路线的指引下,全省解放思想,实事求是,始终从省情出发,把农村和农业问题当做头等大事来抓,走"两高、一优"农业发展道路的结果,是党的一系列农村政策在吉林省农村实施的具体体现。我们相信,在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,通过不断深化农村改革,优化产业结构,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,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,我省农村将以更辉煌的成就跨进21世纪。

(作者单位: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)